为逝者送上最后一程
张德渊
一名“80后”殡葬花艺师
已在厦门福泽园殡仪馆工作9年
他为逝者设计制作鲜花圈、花篮
布置灵堂花艺
营造庄重温馨的告别氛围
以表达哀思,抚慰家属
《厦门人的一天》第386期
带您走近殡葬花艺师
初入“白事”心感畏惧
家属认可让他坚定决心
1989年出生于福建三明的张德渊,20岁便跟随姑姑到厦门的花店从事插花工作。然而在2016年,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职业转变——入职厦门怀祥礼仪服务有限公司,成为一名专业的殡葬花艺师。起初,对于从普通花店的“红事”插花跨界到殡仪馆的“白事”花艺设计,张德渊心中满是顾虑。毕竟,从充满喜庆氛围的花店到庄严肃穆的殡仪馆,这样的转变跨度着实不小。
张德渊工作的主要职责繁多且复杂,不仅要依据逝者职业、喜好或者家属的需求设计专属花艺主题,还要负责鲜花圈花篮制作、灵堂布置以及家属回访等工作。这不仅要求他熟悉丧葬用花的种类、配色及保鲜处理,更得深入了解闽南本地的殡葬习俗,具备共情能力去理解和安慰家属。
而其中,需要接触逝者遗体这一点,是很多人对这份工作望而却步的原因。张德渊也不例外,他清晰地记得第一次铺花时的情景,内心的害怕如潮水般袭来,他只能拉着同事一同前往。
但随着接触次数的增多,张德渊的心态逐渐发生了变化。他开始意识到,自己所做的一切是在帮助逝者完成最后的告别,是一件充满意义的好事。于是,他鼓起勇气,开始独自面对工作。而家属们真挚的感谢和认可,坚定了他留下来的决心。
闽南本地的丧葬用花以菊花(白菊花、黄菊花)为主,可加入粉百合、向日葵、文心兰等起点缀作用,造型方面可以是爱心或者圆形,使花束、花圈看起来更生动温馨一点,也有祝福、圆满的寓意。
工作中,张德渊会根据逝者职业、喜好来制作花束和布置灵堂。比如,他会为生前是老师的逝者摆放书籍,为生前喜欢香槟玫瑰的逝者制作香槟玫瑰花束,为小孩逝者放上千纸鹤、风筝等。
不同地方的丧葬习俗要不同对待。曾经,张德渊碰到一位90多岁的闽南老人逝者,老人一生圆满,已实现五代同堂,且属于寿终正寝,按照闽南的习俗,这属于喜丧,于是他为该逝者布置了红玫瑰、白菊花,红白相间,体现了“悲喜交融”的生死观。
为逝者遗体铺花时,张德渊的内心总是难免泛起涟漪。其中,令他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,是为一位年仅7岁的小孩逝者铺花。那一刻,他的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难过,因为他自己也有着年纪相仿的孩子,很能共情为人父母的心情。于是,他极其用心地将每一片花瓣铺得整整齐齐,以此表达对这位小小逝者最真挚的祝福与缅怀。
作为殡葬花艺师,需要具备抗压能力,要能应对紧急订单或高强度工作。张德渊介绍,要是碰上大场,逝者的亲友、来宾订的鲜花圈能多达200余个,他就得和花艺部的同事们齐心协力,加班加点。一天下来,工作量顶平时三天,深夜一两点才能下班。要是遇上夏天,搬花、插花、布置,一整套动作下来那真是汗水不停,衣服湿了又干,干了又湿。这个过程虽然辛苦,但当早晨看到家属在敬亲堂圆满送别亲人时,他还是感到欣慰。
图片
整体来讲,厦门殡葬行业的氛围比较不错,张德渊在厦门从业9年还未遇到直接的歧视。2016年至今,张德渊的家人也始终支持他的工作,一点都不害怕和忌讳,他老婆有时也会带着两个小孩来探班。花艺部的员工基本是已婚男性,在婚恋市场上也不算劣势。但张德渊曾经到其他城市出差时,遇到过小区住户不愿让他们开殡葬车进入的情况,可以说对殡葬行业的刻板印象还是存在,希望大家能以包容的眼光看待这份职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