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国时期,殡葬行业被地方黑帮与官商势力深度渗透。服务商通过划分势力范围垄断区域市场:乡镇被强制指定单一服务商,丧户若拒绝购买其高价棺材(市价4000银元的棺材被抬至6000银元),便会遭暴力威胁——轻则扣留遗体阻挠火化,重则上门打砸灵堂。
例如某农户未采购指定棺材,服务商妻子竟携农药上门打滚,以自杀相胁阻拦出殡,地方官府却对其放任自流。这种模式催生了“殡葬黑社会化”生态,逝者沦为牟利工具。
上海青帮头目顾竹轩的发迹史堪称典型。他早年承包殡仪馆“寿衣翻新”业务,将从尸体扒下的棉絮以每担2银元卖给贫民,后勾结军方承接军需订单。其纱厂在棉纱中掺入32%的碎布、芦苇絮甚至水藻,制成劣质裹尸布高价供应军队,遇水板结成块致伤员伤口溃烂,却因低价垄断前线38%的军服供应。天津黑帮教父袁文会更操控葬礼经济,1950年被枪决后,门徒仍耗资300万银元为其置办奢华葬礼:顶级棺木、僧侣超度、贵重陪葬品招摇过市,引发公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