殡葬民俗
春秋战国时期构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分裂阶段,同时也是思想文化领域百家争鸣、人才涌现、学术氛围极为活跃的时期。自春秋时期起,各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事频发,导致周代礼乐文化的一统地位受到严重冲击。
面对此种社会变革,儒家学派的奠基人孔子深感痛心,他致力于恢复周代的礼乐制度,旨在通过周朝的“礼乐体系”来矫正当时社会秩……
2025-05-07 09:14:53
在夏商周时期,灵魂不灭的观念仍占据主导地位。商与羌的战争期间,活人献祭和殉葬现象极为普遍。
殷商时期,用于占卜的甲骨文遗物数量庞大,已发现超过十万片。在这些甲骨卜辞中,有超过1300片记录了与人殉相关的事件,其中记录的人殉人数高达1.4万人。妇好,作为商代杰出的女性军事领袖,其墓葬中殉葬人数达到16人,包括男性、……
2025-05-07 09:11:38
火葬作为我国当前大多数地区采纳的殡葬方式,得到了政府的积极推广。然而,有观点认为火葬的普及与佛教的传入密切相关。同时,考古学研究揭示,火葬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已有存在。本文将基于三个考古案例,探讨火葬在中国历史上的演变。
寺洼遗址,亦称庙坪或鸦儿沟坪遗址,位于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衙下集镇衙下村,是一处跨越新石器时代至青……
2025-05-07 09:07:46
距今一万到八千年前中国进入了新石器时代。
在河南渑池县,距今6800年到5600年仰韶文化墓葬考古挖掘中,发现了2000多座墓穴。这些属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公共墓地,大多数都建在村子周围。通常情况下,男人和女人是分开埋葬的。而河姆渡文化遗址的年代大约是7000年到5000年前。
这说明新石器时代殡葬已经非常普遍……
2025-05-07 08:55:15
自殡葬礼仪的起源至今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,其形态并非恒定不变。由于社会制度与生产力水平的差异,殡葬礼仪在各个历史阶段均展现出独特的时代特征。文化背景的变迁使得丧葬礼仪融入了相应历史时期的文化元素,并经历了不断的融合、吸收、消化与改良,最终形成了现今所见的面貌。
如何学习殡葬历史……
2025-05-07 08:51:41
色纸扎
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,当人离世后,其灵魂将踏入另一个世界——阴间。这个阴间世界与阳间无异,同样需要衣食住行、商业交易以及社交活动。为了表达对逝者的敬意和亲情,活着的亲人们会精心准备各种日常所需的物品,而办丧事时的纸扎,便是这种情感的寄托与体现。
纸扎
纸扎,在当地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“社号”。它承载着……
2025-04-28 12:02:14
中国的丧葬文化源远流长,各地风俗各异,但都蕴含着对生命的尊重和对逝者的怀念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民间传统丧葬习俗和文化:
1. 报丧
通知亲友:当有人去世后,家属会立即通知亲朋好友,这一过程称为“报丧”。报丧的方式可以是口头通知,也可以是发送讣告。
悬挂白布:在一些地区,会在家门口或门前……
2025-04-28 11:57:53
生而为人,生老病死是我们人生中无法避免的一部分,而葬礼则是面对死亡时最庄重和神圣的仪式。在广袤的农村之中,葬礼有许多规矩,这些规矩不仅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,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。特别是60后、70后一代,他们对这些规矩了如指掌,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,很多年轻一代却常常不甚了解,逐渐淡忘了这些习俗。农村葬礼的“……
2025-04-28 11:43:23